2012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智库在线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4智能穿戴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认为全球智能穿戴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也将迎来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当业界将智能穿戴塑造成为IT行业“救世主”的光辉形象时,这同样引起了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兴趣,他们纷纷布局抢占市场先机。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 Google Glass(谷歌眼镜)、Pebble智能手表、Jawbone Up智能手环等一系列明星产品已经横空出世,他们成为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先导。作为新兴高科技产品,这些明星产品是如何定位的呢? 全球智能穿戴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中国将迎来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 传统PC市场整体份额持续萎缩、智能手机市场面临饱和困境,全球业界口中与笔下的IT行业几乎临近末日危机一般,同时智能穿戴设备似乎将以IT行业救世主的光辉形象降临。事实上关于全球市场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期待,如此形容并非夸张。根据智库在线研究中心预测,2014 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 亿部,而2018 年将达到3 亿部,按平均每部42 美元的出货价格计算,2018 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 亿美元。 中国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新兴市场,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成熟及4G时代的来临,作为智能终端的下一个热点,未来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阔。此外,国家对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化的支持,将加快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国普及速度,迎来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智库在线研究中心预计到2017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 智能穿戴广阔的市场空间,引起了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兴趣 作为智能终端的下一个热点,未来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阔。随着Google Glass(谷歌眼镜)、Pebble智能手表、Jawbone Up智能手环等一系列明星产品的横空出世,可穿戴设备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宠儿。这也引起了很多中国本土公司的兴趣,他们当中不乏像百度、盛大、小米这些明星公司,同时也有咕咚、映趣这样的创新公司。根据智库在线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共成功上市了7款智能穿戴设备。此外,百度公司此前计划上市的BaiduEye和小米公司计划上市的智能鞋因未知原因仍未上市。 2013年3月-2014年3月中国本土科技公司智能穿戴产品上市情况:
资料来源:智库在线研究中心 智能穿戴广阔的市场空间不仅引起了本土科技公司的兴趣,各天使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也纷纷对可穿戴领域进行布局,主要集中在下游设备领域。根据智库在线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可穿戴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30起,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环、医疗健康等领域,PreAngel、深创投、英诺天使等机构投资较为活跃。 2013年1月-2014年3月中国可穿戴投融资案例:
资料来源:智库在线研究中心 智能穿戴设备究竟是如何定位的? 业界普遍认为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十分值得期待,那么究竟什么是智能穿戴设备?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最为首要的问题。简而言之其即是借由先进高性能低功耗硬件技术、 移动互联网数据连通性,以日常生活中穿戴物品形式展现的移动终端。当然这仅仅是智能穿戴设备产品最为简单的解释,与之相比我们所看到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其究竟是如何定位的? 谷歌眼镜、Jawbone UP 智能手环和Pebble智能手表这三者无疑是目前智能穿戴市场的代表产品,同时也是市场中的先导者和佼佼者。那么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的: Jawbone UP腕带——自我量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现代人更加倾向于自我锻炼和诊断,也就是当前最流行的一个词,“自我量化”。Jawbone UP就是这样的产品,它可以跟踪用户的睡眠、运动和饮食,然后帮助用户利用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量化”这样的产品定位显然是成功的,因为它迎合了市场需求。根据智库在线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自2012年12月Jawbone公司正式发布第二代UP腕带Jawbone UP 2以来,截至2013年6月,美国使用Jawbone的人数超过12万,这意味着,Jawbone UP仅在美国本土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600万美元。除了北美,Jawbone目前的服务已经延伸到了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以及非洲和中东,产品支持的范围超过26个国家和地区。 Pebble智能手表——与手机配对 Pebble智能手表是由硅谷创业公司Pebble Technology公司设计的一款兼容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智能手表,它很简单,只是与用户的手机配对,然后提供通知、提醒功能,还可以安装程序。 美国知名科技媒体《商业内幕》将Pebble智能手表评为为“2014年度最具创新力的十大设备”之一。与智能手机配对,不仅贴近生活而且简单,这样的产品定位同样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根据智库在线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自2013年年初上市以来,截止2014年3月, Pebble 一共售出 400000 只智能手表,获得了 6000 万美元的销售额,预计2014 年,Pebble 的营收还将翻倍。 谷歌眼镜——拓展现实 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这与1984年上映的《终结者》电影中机器人所看到的现实世界图像上被加入了一层计算机界面的效果有些相似。因此,“拓展现实”这样的产品定位被业界称为 “炫酷”。 事实上,谷歌眼镜并非只是针对发烧友而开发的产品。由于谷歌智能眼镜存在记录信息的便捷性,“所见即所得”的能力使其未来在专业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智库在线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谷歌会将这款设备推向大众市场。预测到2016年谷歌研究将成为一款主流产品,2017年销量将破千万,2018年销量预期将超过2000万,市场价值超百亿美元。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